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事——我在地铁上看见三个小学生凑在手机前,屏幕里游过一群荧光水母。凑近一问才知道,现在用手机就能360度观察海底生物,连潜水镜都不用戴。
这些应用把海洋装进口袋
应用商店里搜索"海底世界",跳出来的结果比海鲜市场的鱼还多。实测二十多款应用后,我帮大家挑出了几个特别能打的。
1. 沉浸式游戏类扛把子
《Abyssrium》算是元老级选手,当年把我闺蜜从消消乐阵营生生拽进了养鱼圈。游戏里能培育出发光章鱼这种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生物,每次点开手机都像打开了魔法水族箱。
- 真实度:★★★☆☆(主打奇幻风格)
- 杀时间指数:早中晚各收一次珊瑚币
- 隐藏福利:摇晃手机能看到鱼群受惊
2. AR技术显神通
《Ocean AR》直接把客厅地板变成浅海沙滩。上周朋友家五岁小孩玩这个,追着虚拟寄居蟹满屋子跑,最后在沙发缝里找到个全息贝壳,兴奋得不肯吃晚饭。
AR效果延迟 | 0.3秒 | 0.8秒 |
生物种类 | 87种 | 32种 |
空间要求 | 2平方米 | 5平方米 |
3. 硬核科普神器
《MarineBio》这个应用深得海洋局研究员欢心,收录了2000+种生物图谱。上次在海鲜酒楼指着水族箱里的鱼说学名,把服务员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你可能关心的六个问题
费流量吗?离线模式能看预设的12个场景,但实时潮汐数据还是要联网。
伤眼睛吗?深夜模式会自动调低蓝光,不过盯着手机看珊瑚产卵确实容易忘记时间。
应用里藏着不少彩蛋:《潜水员戴夫》的沉船场景能看到宝箱,《蔚蓝》每次更新会加入当季迁徙的鱼类。有次我半夜打开应用,居然看到发光藻类形成的银河效果,瞬间值回500MB的存储空间。
咖啡馆常能看到年轻人开着《深海之声》当背景音,水流动的声波混合着咖啡机声响,倒是意外和谐。退休的海洋所教授老张说,现在给学生布置作业都改成"在应用里找三种共生关系案例"了。
应用商店数据显示,这类应用暑期下载量会暴增300%。看来当40℃高温炙烤大地时,大家都想躲进手机里的清凉海底。要说有什么遗憾,大概就是摸不到真实的海水温度吧——不过谁在乎呢,空调房里听着鲸歌喝冰可乐,也算是现代人的浪漫了。